李凤芹:桥梁设计面前没有性别之分
2013-04-18
“我们铁路科技工作者的梦想,就是设计建设好我们国家的铁路,让百姓出行更加便捷,让铁路运输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要想做一名优秀的桥梁设计师,必须要踏踏实实做事,要想设计出好的作品,必须潜心投入……”谈起工作,53岁的全国劳动模范、铁三院教授级桥梁高级工程师李凤芹有自己最真实的体悟。
也许很多人对“李凤芹”这个名字感到十分陌生,然而提到她所设计的桥梁,又会恍然大悟。这位优秀的女桥梁设计师用自己的成长诉说着我国铁路交通建设的发展史。
1980年是李凤芹追梦的开始:报考大学时她毫不犹豫选择了桥梁工程专业,朋友知道后大吃一惊:“那可是份苦差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你怎么能受得了?”
李凤芹有自己的追梦理由:每当看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句话时,就特别想去探究那一座座形态各异的桥梁是如何设计出来的。“我坚信,只要肯于吃苦、认真钻研,女同志也一定能获得与男同志一样成功的机会。”
李凤芹的想法很简单,行动更直接。那时,她几乎成了班里最刻苦的学生。凭着这份执著与努力,毕业后她如愿被分配到铁三院从事铁路桥梁勘察设计工作。
在很多人看来,桥梁设计师的工作似乎很简单,就是在纸上画几个造型图。而对李凤芹来说,这意味着要“画一辈子图纸、算一辈子数据、走一辈子险路”。
桥梁设计工作面前没有性别之分。2011年秋天,李凤芹到准朔铁路黄河特大桥施工现场配合施工,这座桥梁是她参与设计难度最大的一座。当时的险境令随行男同志都不免倒吸凉气,“这座特大桥位于黄河水库库区,桥下水流湍急,地势极其险要。”
头顶风高天寒,脚下黄河汹涌,平常人早就吓得两腿发软,而经常攀爬桥梁骨架的李凤芹却早已忙着仔细检查桥梁每一处的施工情况。
女桥梁设计师有着“钢铁世界的女鲁班”这一美誉,而李凤芹所设计的拉萨河大桥则让她成为名副其实的“女鲁班”。
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在独特的高原自然环境下,铁路桥梁设计难度前所未有。实地考察后,李凤芹反复构思设计方案。“有时一个构造细节解决不了,需要反复去思考怎么样去解决。”
几个月后,她的设计图让人眼前一亮。“主桥桥墩被设计成牦牛腿式样,引桥桥墩设计为雪莲花式样,桥上的三跨连续钢拱,仿佛三条洁白的哈达飘飞在拉萨河上。”巧妙的设计填补了我国铁路大跨度下承式系杆拱桥设计领域的空白,还使拉萨河特大桥赢得了中国建筑工程最高奖——鲁班奖。
青藏铁路拉萨河大桥、烟大铁路轮渡栈桥、京沪高速铁路跨京开公路桥……入职30年来,李凤芹记不清自己绘制了多少张桥梁图纸,“但每一座桥梁都倾注了我的勤勉与智慧,每一座桥梁我都很满意”。
“我们铁路科技工作者的梦想,就是设计建设好我们国家的铁路,让百姓出行更加便捷,让铁路运输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她由衷地说。
如今,站在自己设计的桥梁前微笑合影留念时,李凤芹的自豪之感总会油然而生。“我曾问自己,究竟什么才是幸福?不正如歌中所唱的:‘风霜雨雪都经过,才把幸福收获’吗?”体验过“自古女子做大事、九苦一分甜”的李凤芹,更加能品出“幸福”这种味道的久远与甘甜。
科技部等十三部门印发《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