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已为人父或人母的你,或许早已忘记自己儿时调皮、任性、噘嘴、发脾气、故意跟父母“作对”、跟兄弟姐妹打架时,心里在想些什么了。而今天站在你面前的小孩,他们表达自己心境和情绪的方式,与当年的你一模一样。每一代的成长都会碰到这种局面——当事人太懵懂,过来人又太健忘。我们在这个永恒的循环里一直寻找、追忆和思索。
从“独裁的阶级社会”到“人人平等的民主社会”,现代社会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民主不仅是一种政治思想,也意味着生活方式、育儿方式的改变。如何在尊重孩子、给孩子平等自由的同时,让孩子尊重规则、承担责任、赢得合作,这是现代教育的基础课题,也是现代父母要面对的永恒挑战。——这段赫然印在题词页的话,正是德雷克斯创作《孩子:挑战》这部家庭教育代表作的核心理念。
每一位父母面对自己的孩子时,要学习的是如何成为孩子的合作者,有方法了解他们,有能力引导他们,不让他们成了没人管的“野孩子”,也不让他们在家里感到压抑和窒息;要赢得的不是挑战,而是爱和尊重,以及相伴中的彼此成长!《孩子:挑战》,不仅能带你一步步跳脱出来反观自己的育儿方式,也能帮你用科学的心理学知识了解自己的个体情绪和行为,学习永不嫌迟!
目录:
第一章 现代父母的两难处境/12
第二章 了解孩子/24
第三章 鼓励/56
第四章 孩子的错误目标/82
第五章 对惩罚与奖赏的误解/96
第六章 利用自然结果和合理逻辑结果/108
第七章 坚定而非强硬/122
第八章 对孩子表现尊重/130
第九章 发展对秩序和规律的尊重/138
第十章 发展对他人权利的尊重/148
第十一章 消除批评和减少错误/154
第十二章 保持规律/168
第十三章 花时间训练/174
第十四章 赢得合作/182
第十五章 避免给予过度关注/196
第十六章 避免权力之争/204
第十七章 退出冲突/216
第十八章 用行动,而不是用语言/226
第十九章 不要“赶苍蝇”/238
第二十章 不轻易取悦:有说“不”的勇气/242
第二十一章 避免冲动:采取孩子预设以外的行动/252
第二十二章 避免过度保护/260
第二十三章 激发独立/268
第二十四章 不参与战争/278
第二十五章 不受恐惧的影响/296
第二十六章 做自己的事/308
第二十七章 不要可怜/324
第二十八章 提出合理恰当的要求/340
第二十九章 有效跟进,前后一致/346
第三十章 一视同仁/354
第三十一章 倾听/360
第三十二章 注意说话的语气/366
第三十三章 放松,从容/370
第三十四章 降低“坏”习惯的重要性/378
第三十五章 一起享受乐趣/386
第三十六章 电视挑战/392
第三十七章 “和”他们说话,而不是“对”他们说话/398
第三十八章 家庭会议/408
养育孩子的新原则/415
附 录 使用新方法/416
书摘: 赢得合作
八个月大的丽萨换尿布时又踢又翻又扭,几乎让妈妈无法进行。妈妈经常气得轻打她一巴掌,让她安静下来。丽萨则会委屈地哭。
可能我们会吃惊,八个月的婴儿就能用非语言的理解能力发现让妈妈受挫的方式。我们好像从来不愿承认婴儿的智力其实很高,相反,我们似乎更愿意把很聪明的孩子当成傻傻的,认为他们不懂,然后按照这样的想法把他们养成傻傻的成人。任何会观察孩子的妈妈都会发现并承认,婴儿非常聪明。
九个月的诺曼,父母都是聋哑人,而诺曼是正常孩子。有一天他在地上爬的时候磕到了头。他坐在地上转向妈妈,开始哭。他张大嘴巴,脸扭成一团,泪流满面。但让人吃惊的是,他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别人继续在旁观察。这时妈妈快速跑向诺曼,把他抱起来安抚。婴儿能够察觉周围的状况,并调整自己加以适应。诺曼没有发出声音,因为他能感受到父母听不到。再大一点的孩子会用使劲跺脚的方式而不是尖叫,向聋哑父母表达自己愤怒。父母感受到震动,就会做出反应。
在上面的例子里,妈妈需要训练丽萨在换尿布时做她应做的那一部分,妈妈可以赢得合作。首先,妈妈要明白丽萨的目的,以便有行为方向。其次,妈妈可以调整丽萨的生活,增加洗澡穿衣服的次数,由此训练丽萨。再次,每次丽萨乱动不让妈妈给她穿衣服的时候,妈妈可以平静地给她温暖的微笑,用手抓住她说:“我的宝贝能学会静静躺着。她是个大姑娘,能做到既可爱又安静……”丽萨能不能听懂每个词并不重要,她能感受到妈妈的意思。妈妈的爱从微笑中传递出来。丽萨能感受得到,并且给予回应。同样,婴儿能从大人紧皱的眉头中感受到愤怒,也会通过更大的力量回应。如果妈妈能做到不动怒,只是用令人愉快的方式坚持,丽萨就会明白。只要丽萨安静下来,妈妈就放开她。如果她再扭动,妈妈就再抓住她。这样就能让丽萨学会合作。
在现在逐渐民主化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发现有必要对一些词汇的真正含义进行新的审视。例如“合作”,在过去的专制社会中,合作的意思是按照命令做。下属要与上级“合作”。民主为这个词赋予了新的意义:我们一起工作,达成所需的目标。民主环境有更多的平等和自由,也同样有更多的责任。当专制的情况不再,我们就需要用技巧鼓励孩子合作,而不是要求孩子合作,也不是命令孩子合作。我们需要赢得孩子的合作。
妈妈给四个孩子分配了家务活,每个人早上要铺好自己的床,此外,斯图尔特负责清理卫生间,吉纳维芙负责洗碗,罗伯塔负责打扫客厅,龙妮负责把垃圾和报纸倒掉。每一天,为了让他们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妈妈都是先提醒再责骂,最后是大吼和惩罚。她经常对孩子说的话就是:“你们最好合作,否则有你们好看。”
很明显,妈妈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们要做我让你们做的事,否则有你们好看。”她强制决定每个孩子应做的事,并且“让”他们去做。四个孩子就会对这种压力进行反抗;与此同时,正是这种强制的方式刺激了叛逆和挑战。妈妈分配家务活的态度摆明了她是老板,而孩子的反应则是“来,看看你逼迫我会发生什么”的态度。这就成了权力之争,这不是合作。妈妈是在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而不是赢得他们的合作,以促成全家共同担负生活的责任。那么妈妈怎么才能鼓励孩子,达成真正的合作呢?她可以找时间和所有家庭成员讨论一下,列出家务活儿清单。然后妈妈先选择她将做哪些工作,再问大家剩下的工作怎么办?爸爸和孩子们选择自己想做的工作。这样妈妈就表现出了她对孩子们的尊重,让他们选择和决定。如果有人没有做自己分内的活儿,妈妈什么也不用说,也不用帮他做。这项工作被荒废一周后,妈妈可以再开一次会:“斯图尔特上周选择了打扫客厅,他到现在还没有做。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这个“我们”就将责任给了全体人,妈妈不再是权威,而只是一个引领者。每个人的建议都会得到尊重,最终达成大家都接受的解决办法。来自全家的压力是有效的压力,而来自大人的压力则会激发反抗。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叫作家庭会议,我们会在后面讨论。
我们想要强调的是,现在的家庭是团队,而不再是一人领导,其他服从,团队会激发每位成员为整体利益而努力。每位成员都会关注家庭的整体需求。合作的意思,就是每个成员各自努力,共同完成对全体最好的事情。
比如四个成员的家庭里,合作就像一辆四轮货车。每个成员是一个轮子,全家人一起就是货车。四个轮子需要同时滚动才能让货车顺利移动。如果一个轮子卡住了,货车就会忽然停下来或者改变方向。如果一个轮子掉了,货车就需要修理,否则无法前行。每个轮子都同等重要,没有哪个格外重要。货车行进的方向,也是由四个轮子一起决定的。如果其中一个脱离,这辆货车就会成为废物。这个道理和家庭成员具体有多少个没有关系,这辆家庭货车可以由任何数量的轮子来支撑。
当我们说训练孩子合作时,我们自己需要率先有合作的态度。这个合作,不是妥协,而是心里有这样的想法:我要跟大家一起,和谐地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当家庭的和谐氛围被干扰时,我们就知道这个合作被打破了——货车的一个轮子或者更多的轮子被卡住了,我们自己很可能就是被卡住的一个。
家里的每个成员都可以学着思考:怎么做对整个家庭团体最好?“现在这个情况,需要我做什么?”我们要想的,不是要别人做什么,这是我们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是对他人的不尊重。我们也不能为了和气而过分顺从他人,这样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在我们帮助孩子学习合作时,要常常提醒自己合作的真正意义,有基本的共同规则,并且每个人都接受。
父母所做的有害无益的事情中,有一样就是:我们决定多大年龄的孩子才能帮忙做家务。当一个刚学步的孩子想帮忙摆餐具时,我们说:“哎呀,不行,你还太小。”等他长到了六岁,我们又要求她摆餐具。这时孩子会觉得,反正父母一直不需要我帮忙,凭什么现在我要帮忙?我们浪费了很多能让孩子出份力的机会。如果孩子很小就得到允许可以出力——不是被要求,而是被允许——他就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为自己的小小成就而自豪。
养育孩子的新原则
1. 鼓励孩子
2. 避免奖赏和惩罚
3. 利用合理和自然的结果
4. 坚定而非强硬
5. 尊重孩子
6. 引导孩子遵守规则
7. 引导孩子尊重别人的权利
8. 杜绝批评和减少错误
9. 让生活有规律
10. 花时间训练
11. 赢得合作
12. 避免过分关注
13. 避免权力之争
14. 不介入冲突
15. 做,而不是说
16. 不要 “赶苍蝇”
17. 慎用取悦,有勇气说 “不”
18. 避免冲动行为,做孩子意料之外的行为
19. 避免过度保护
20. 鼓励孩子独立
21. 不介入争执
22. 不被恐惧驱使
23. 做好自己
24. 避免怜悯孩子
25. 要求合理简洁
26. 言出必行,保持一致
27. 对孩子一视同仁
28. 倾听
29. 注意说话的语气
30. 放松从容
31. 对坏习惯不要小题大做
32. 一同享受乐趣
33. “和” 他们说话,而不是 “对” 他们说话
34. 家庭会议
科技部等十三部门印发《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