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这是一个女人的史诗,看见万物缤纷,也历数生命起落。书中散文诗式的语言有着十九世纪叙事诗般的华贵冷艳,而它所关注的主题:科学和信仰的碰撞,女性成就自我的奋斗,皆充满了现代精神。
本书横跨十八、十九世纪,叙述了爱、冒险与探索等动人主题,为我们见证人类历史上充满变动、最为不凡的启蒙年代。作者搜集了大量资料,并以紧凑的步调呈现出这部格局浩大的小说。故事背景地遍及英国伦敦、秘鲁、美国费城、塔希提、荷兰阿姆斯特丹等地,书中充满各式鲜明、极具个人特色且呈现时代氛围的角色,时间与空间的跨度,闪烁着科学和智慧的烁烁光辉,又饱含对亲情、爱情的孜孜探索。
阿尔玛·惠特克,与世纪同生,在一八○○年滑入我们的世界。
白手起家、从事植物探险而一跃成为费城首富的父亲是阿尔玛眼里永远的太阳,出身名门的母亲则是冷静完美的月亮,志趣相投的植物出版人是她亲密的工作搭档。在阿尔玛的世界里,科学与理性统治一切,身体和头脑需要双重满足。天赋异禀的她,借由对植物的探索与认识,一步步解开推动生命发展的机制。而她最艰巨的任务,却是让她亲近的人理解她、爱她。
为了爱,阿尔玛一直陪伴父亲;为了爱,她与一个完全背道而驰的人结婚,却又因为爱,将爱人放逐到地球另一端,才发现时间所剩无几,留给她的,又何其少......
十九世纪最雄心勃勃的女植物学家,做着最具纯粹想象力的工作。从伦敦、费城到芳香之地塔希提、阿姆斯特丹,她决心勇敢地爱下去,重写生活脚本,在世上,闯出自己的路。
因为爱,是生命的回声,自始至终,声声不息。
作者简介:
伊丽莎白·吉尔伯特(Elizabeth Gilbert),小说家、新闻记者。1969年生于康涅狄格州沃特伯里市,在纽约大学求学期间,白天上课,夜晚振笔疾书短篇故事。曾在Spin、GQ和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担任新闻记者;两度获得National Magazine Award 深度报道奖,她的短篇小说选集Pilgrims入选国际笔会/海明威奖决审名单;2000年,第一本小说Stern Men登上《纽约时报》好书榜;2002年的作品The Last American Man入选美国国家图书奖与美国国家书评奖决审名单;2006年出版的回忆录《美食,祈祷和恋爱》是她最受瞩目的作品,全球共有三十多种语言版本;2008年,《时代杂志》票选她为全球百大影响人物之一。
精彩书评:
这是一本光芒四射的小说,一次珍贵的文学成就,一本庞大、全知的小说,关于爱与人生,吉尔伯特在这本书中捕捉了这广阔世界的精髓。
——《华盛顿邮报》
作者在《美食,祈祷,爱》让自己成为一个真诚的作家,敢于探索这个世界,而这本书则是另起高峰。《万物的签名》是向大自然的智慧致敬,以她特有的耐性,揭露这个世界最美好的真相。
——《纽约时报》
《万物的签名》是一本好看的书,堪称年度最佳小说,作者用温暖、坦然而有趣的智慧,连接了技术、文化和精神。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
吉尔伯特以深入的研究生动呈现了这本小说,这是她二十年写作生涯以来最具野心和纯粹想象的作品。
——《华尔街日报》
《万物的签名》是作者华丽的第三本小说,借鉴了19世纪的先人们:狄更斯,艾略特,亨利·詹姆斯。她的散文式书写感情强烈,文字充满坚定、趣味和光芒。
——《纽约客》
作者在她的桌前琢磨自然的关联性。思索宇宙一沙一粟的原理,因而创造了一个和她一样的主角,也因此写出了她的毕业杰作。
——《奥普拉杂志》
《万物的签名》的散文笔调有着19世纪史诗般的优雅光泽,但它关注的问题:科学与信仰的交叉,女性力争圆满的斗争,以及医药行业犹豫不决的崛起,本质上是非常现代的。
——Steve Almond《纽约时报》
一个女性内心孤独的骚乱、对情欲的渴求,这一切让阿尔玛·惠特克成为一个难以抗拒的角色,伴随着历史也环绕着整个世界。
——《人物》杂志
每一页都有不羁的喜悦,一本勇敢又充满巧思的小说。
——Beth Kephart 《芝加哥论坛报》
吉尔伯特是一个直线型叙事高手,她将我们带上世界范围的冒险和探索旅程,《万物的签名》是她的杰作,是对天才特质和思想进步的致敬。
——《纽约时报》书评
小说中有很多的乐趣,充满智慧,极富同情心。
——《出版人周刊》
科技部等十三部门印发《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