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偷走了“中产”婚姻的幸福
2011-07-06
人到中年,经历了一番苦苦打拼,房子、车子、名誉、地位……年轻时渴望得到的都得到了,却突然发现:自己的婚姻已经如履薄冰。这样的状况,在现代都市“中产阶级”中越来越普遍地呈现出来,成为困扰大多数中年中产夫妇的问题。是什么在“谋杀”他们的幸福呢?
心理咨询室里的故事:
婚姻幸福度为什么与钱不成正比?
佟女士,42岁,某事业单位部门主任
我得了抑郁症,让同事们都大跌眼镜!我一直是他们的榜样,他们嫉妒的对象,在他们眼里,我应有尽有。的确,我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老公是某国企领导,年薪几十万,儿子上的是贵族学校。比起同龄人,我是远远走在他们前面的人。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个世界其实是绝对公平的,当别人以为的幸福在你的碗里快溢出来的时候,幸福就洒落了。
人老了,就爱回忆,我现在没事的时候就爱回忆过去和丈夫在一起的甜蜜日子。我们结婚时,他还一无所有,我们的婚姻当年遭遇了我家里的坚决反对。我妈妈的理由是,嫁给这样一个穷书生,得受多大苦!但是我态度坚决,就是看中了老公是一支“潜力股”,当时在学校里,他的才华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而且正是因为小时候的家境不是很好,他有超过同龄人的成熟、坚强,更希望出人头地,这样的男人在我看来,将来一定有他的天下!因此尽管婚后的生活有些艰辛,我都坚持了下来,从没有叫过苦。为了给儿子省奶粉钱,婚后最初的五年,我几乎没给自己添过什么新衣服,有一个月最穷的时候兜里只剩下五块钱。老公那时总喜欢抱着我感动地说:“谢谢老婆,我一定会让你过上好日子。”
用老公的话来说是,我有“旺夫命”。他说因为家里有了贤内助,他的工作也格外卖力,事业开始做得风生水起。他从业务员做起,一步一个阶梯,在人到中年的时候,终于成了单位的骨干领导。我们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住上了二百多平米的大房子,家里吃的应有尽有,穿的也都是不菲的名牌,最初几年,我着实兴奋了一阵子,好像幸福从天而降,每天见着朋友,就对自己的幸福喋喋不休。但是幸福好像说多了就破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里的幸福气氛改变了,老公因为应酬多,再也不能按时回家,回到家里,也往往是一身酒气,倒头就睡。以前三天两头就能听到他甜言蜜语的我,现在很难再听到这个男人说一句知冷知热的话了。有的时候甚至脾气来了对我就像对下属一样呵斥。最让我伤心的是,我们的性生活质量急骤下降,一个月一两次,每次他都是匆匆了事,事后就呼呼大睡,全然不顾有万千心思的我。儿子去读了寄宿的贵族学校,大房子每天就剩下我自己,那般空虚和寂寞真的是难以忍耐,时间长了,我难免发脾气,而每次老公都觉得是我无理取闹,批评我为什么人到中年却还像个文学青年,满脑子的浪漫情怀。曾怀疑过老公是否有了外遇,要不然,为什么他跟我没话可讲?跟我不想做爱?为此我甚至跟踪过他,但却没有发现过任何蛛丝马迹。慢慢地,独守空房的我,得了抑郁症,每天晚上要靠吃安眠药才能入睡……
上个月,老公阑尾炎急性发作,我请了假在医院陪护他,他躺在床上,像个非常听话的孩子,那一瞬间,突然让我泪流满脸,因为好像当年我们的爱情又回来了,老公却笑我:“难道你希望我每天都像个病人躺在床上让你照顾吗?我好了还得去工作,因为那样你和儿子才有好生活。”
可我很想对老公说,他自以为的幸福,在我看来却是不幸福,婚姻的幸福度与钱并不成正比,所以求求他,能不能到此为止,给我更多的爱而不是钱?
咨询师分析:
“成功”的外壳包藏了太多婚姻的“病菌”
病菌1:心灵的不安全感
35岁以后,优秀勤奋的男性大多已经事业有成,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都大大提升,成为了引人注目的中产阶级。他们的社交范围越来越广,自我也越来越丰富完善。而这个时候,作为“中产阶级”的太太,女性则多数出现“自我收缩”的趋势:一方面,她们给自己的事业设定了上限,不再考虑有更大的发展;另一方面,她们逐渐缩减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交往圈,把婚姻、丈夫、孩子作为自己生活的全部内容。在她们看来,生活已经很不错了,丈夫没必要再像从前那么努力,而是应该多多陪伴在自己身边。这样的发展差异,往往造成婚姻双方共同语言越来越少,交流沟通越来越困难,而彼此的内心又都觉得不被理解和尊重。于是,矛盾冲突加剧,女性内心潜在的不安全感浮现上来——婚姻已经变成了她们的全部,她们害怕失去,所以稍有风吹草动,她们都会把它看作极大的威胁,然后将问题扩大到致命的程度。这么做的结果,常常令她们事与愿违,因为婚姻和感情就像手中的沙,越是想要紧紧把握,就越容易流失殆尽。
病菌2:相处当中的硬伤
在像佟女士这样的早期“女强男弱”的倒挂婚姻中,妻子往往习惯了被丈夫无原则的宠爱,于是家庭中渐渐形成了“女尊男卑”的氛围。这样的氛围在婚姻早期往往不被警觉,甚至成为妻子的骄傲和资本,依靠着这样的资本,她们往往渐渐丧失自我成长和完善的欲望。然而与此同时,丈夫的名誉地位不断提升,他们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对于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和待遇也会变得越来越敏感,越来越希望妻子能够给予更多精神上的支持与互动。心理需求和定位的差异,最终会导致两个人在婚姻中越来越多彼此的抱怨和伤害,直至出现裂痕。
病菌3:性的不和谐
社会学家曾经做过一份调查,发现离异夫妻中,丈夫的平均年龄大约是40岁,妻子则为37岁。虽然大多数离婚协议书上都写着“性格不合”,但事实上,真正不合的往往是“性”。女性到了30岁左右,性欲望开始增强,社会化的需求则相对下降,于是她们把越来越多的注意力转回到家庭之中,开始渴望与丈夫耳鬓厮磨、卿卿我我。而30岁以后的丈夫恰恰相反,这个时候他们的高峰欲望已经转移到社会化上,正在职场上或商场中拼得你死我活,没完没了的应酬和堆积如山的公务让他们无暇照顾妻子的渴望。此时,性非常容易成为夫妻间的导火索。
咨询师建议:
“中产”婚姻幸福3法则
1.与婚姻一起成长 婚姻其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夫妻双方一生的投入与耕耘。倘若在踏入婚姻殿堂后便将它视为自己的“不动产”,则常常会让我们忘记了成长,停留在原地。聪明的夫妻在不断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的同时,也会不断改善家庭的“精神状况”。可以试试看:两人一起为家庭设计一个未来,并且随时调整目标;然后再分别为自己设计一个未来目标,同时让对方知道;看看彼此的目标与家庭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有哪些方法可以协调。目标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对方、也让自己知道:自己在婚姻中想要得到什么、该如何得到。
2.永不失去自我 婚姻,说到底,是一种人际关系。关系的延续需要双方的互动,如果某一方放弃自我成长,则不管放弃的理由是什么,其结果都必然会导致关系的失衡。所以,在婚姻中保持自我至关重要。保持自我不是骄横任性,而是保持自我人格的独立和完善。问问自己:你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吗?你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和思想吗?你为你的人生做过哪些打算呢?
3.双赢的沟通 夫妻的相处,和其他任何人的相处一样,都难免会出现冲突。出现冲突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如何解决它。无论在性生活方面还是情感交流方面,始终要记得一点:在婚姻中,我们不是双赢,就是双输。所以,一味坚持和证明自己的正确没有任何意义,重要的是如何让彼此的需要和感受都得到尊重和相对满足。出现冲突的时候,请学会说:“虽然我现在还不能完全理解你的想法、做法和感受,但你这么做一定有你的理由。”然后,问问自己需要什么,再问问对方需要什么,在你们的需要之间找到一个彼此都能够接受的折衷点,最后,制定一个彼此都能认可的行动方案。
从上面三点做起,中年“中产”的婚姻才能化险为夷,而幸福,其实就在我们自己手里。
科技部等十三部门印发《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