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美丽“心”领域
2011-07-06
为父母、为丈夫、为工作、为孩子,女人总是为很多人活着。当然,这样的付出让我们的生命沉甸甸的,但同时也让我们的心轻松不起来。我们多久没有单纯地仅凭喜欢为自己做点事了?你有没有尝试过,暂时脱离现实的生活,不为任何人,而只是为自己学一样东西,做一些事情,让自己变得更愉快。而当我们有了自己的新视野,心的领域也就被扩展开来,不再斤斤计较生活中的琐事得失,我们的心也会变得更宽广、更美丽。
诵出感受 晴朗心情
玩主:芦静 34岁 会计
很小的时候,我的声音就以悦耳而“著称”,大人们都把我当成一个小演员,推到亲友面前表演。大学毕业后,我原本想把这种爱好变成自己的职业,去媒体应聘主持人,去参加各类或大或小的比赛。但在过了一把瘾之后,迫于现实的压力,我还是决定把演讲和朗诵做为留给自己心灵的一方净土。
于是我暂时放下梦想,走入了现在的工作单位——一个水电厂做会计。因为从事的并不是自己理想的工作,所以总觉得情绪被压抑着。碰巧当时系统有一次演讲比赛,我的演讲内容是因为水电厂的安全事故导致一个年轻生命的陨落。演讲时,我仿佛真的看到了吞噬了生命的汹涌河水,看到了他父母的白发,我的心脏在紧缩,随着他的亲人而悲痛,浓重的情感压在心头,我觉得自己必须把它释放出去,要让听的人感受到我之所感。
就这样,我的这次演讲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演讲结束时,我抑制不住地颤抖,陷在故事的情节里不能自拔。我真真切切、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甚至比我感受到的还要强烈的情感!直到比赛结束发奖时,我才开始觉得自己很释然。我说出了想要说的话,很累,但是心底很欣慰,不在于我得了奖,不在于让大家认同了我,更不在于我“骗取”了听众的眼泪,而在于情感在那一刻得到完全而充分的释放,而释放后的心灵轻松了起来。
那以后我切身地感悟到:演讲、朗诵,因为感情的投入与融通,更可以看作是一种尽情表达的宣泄方式。它容易让自己投入地去表现,更容易让听众和你一样投入、一样感动。其实我的朗诵最能感动的人还是我自己。每每看到美文,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朗诵出来,这和静静的阅读是不同的感受。更多的时候,是没有听众的,然而,我依然觉得自己的情感得到了宣泄,听到自己字正腔圆的声音和充满激情的朗诵,心底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我身边的很多人都认为这种方式过于“高雅”、过于“书生化”。我想说的是,将其做为一种爱好,一种表达感情的方式去尝试它,熟悉它其实是挺有意思的。从一开始,我也没有想过为了要去打动别人而激情澎湃,那只是我感情与感受的自然流露,我只是在表达我自己。
也许,平常的生活与工作带给了我们太多的压力与不满,每个人的心中都或多或少地有着种种情愫。当我们遭遇感怀的时刻,不是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表达得出来的,我们都需要一个宣泄的渠道。试着驾驭语言,去“诵”出你的感受,让发自内心的冲动与感怀,得到痛快淋漓的释放。
画画让我打开心里的魔盒
玩主:张晴 50岁 记者
一年来爱上画笔,爱得须臾不能分开。到“天命”之年才开始学画,似乎有悖常理,但对于此,我却像孩子一样肆意地让自己去玩。
四年前,我患了重病,身体受到重创,精神也几近崩溃。医生说,是抑郁症在作怪。我心下明白,抑郁伴我,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我不是一个有悟性的人,经常感伤于世事无常,执着在凡俗之情,对那些百思不解的种种疑惑,更是不能释怀,日久成结。
对于我的抑郁症,医生开出的药方没有药物,ABCD的医嘱,有一条我是牢牢记住了:去做你一直想做而没做的事!我决定学画——还是小女孩时就喜欢做的事。
一切像是在冥冥之中就安排好的,研究感应思维的老师适时出现,而我又一改平日里的逆反心理,回到人之初状态,端正而听话。
老师说,你可以在这种状态下打开对梦境与往事的记忆,看看都是怎样的情景,把它们再现纸上。顺着老师的引导,我拿起画笔,闭上眼睛,平心静气地等待着。当心中尘埃落定,万籁俱寂时,我的思想像一只穿着碧绿羽衣的小鸟,慢慢穿过通常的思考部位,向内深入。我感到了一种久违的放松和舒适,眼前是一片肥沃而黝黑的土地,泥土和青草的芳香迎面扑来;前面,有幽蓝的海底,缤纷的海底生物缓缓穿过嶙峋怪石……我渐渐进入佳境,鬼使神差似的,真的在纸上画起来。笔随心走,心随神移,洋洋洒洒,一泻千里。心中的魔盒打开了,时间和空间就不再清晰。那些常作祟于头脑中的人和事伴着欢喜、思念、悲哀、愤懑的情绪呈现出奇异线条和色彩——
平常意识不到的潜意识层面,竟有这么多的情绪不能平复,我画着画着就哭了起来。这很像我曾经接受过的一种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师让我闭上眼睛,想像着把那些打不开的心结放在一只只小盒里,随水漂去,直至不见。当睁开眼睛的时候,心中的事情放下了,宽敞了不少,感觉像郁闷时向朋友诉说后的爽!有趣的是,画画和心理治疗效果出奇的一致,即兴而起的线和色,一旦被画在纸上,那种心底里的轻松和干净,像乱世中寻到了澄明。医生说,画画和说话一样,也是一种表达,人是需要表达的,在表达中宣泄情绪,使心情归于平静,身体阴阳平衡,疾病不药而治。
那天,老师在给我说画,我走神了。中午的阳光从窗外透洒进来,老师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剪影,瞬间,心中暖融融的,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我想对老师说,画得好与不好,像与不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画画使我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就像一个落魄失魂已久的人,忽然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裁掉烦心事 缝出好心情
玩主:玺源 43岁 行政管理
过了不惑之年,生活轨迹开始稳定,孩子去外地上学了,相比前些年紧紧张张、忙里忙外的生活,我一下子闲了下来,刚开始觉得很安逸,白天上班,晚上回来看电视。我的工作基本定型,老公的事业却在上升期,每天看到我守在电视前,总是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真的成家庭妇女了。”我听了很刺耳,关了电视,又发呆,干点什么好呢。
学习做衣服,是从一次半小时“炮制”了一件大披肩开始。有一次中午去逛布料商场,发现了一块藏青色纯羊毛薄呢料头,非常喜欢,拿在手里比划的同时,眼角又瞄见了一块暗红、藏青和湖蓝交织在一块的薄羊绒,不经意地把两块料子放到一起,竟然有了一种天造地设的和谐。回到家里,把两块料子互做里面的合在一起,无论哪块在外面,透出里子都很好看。赶快打开买来就没动过的缝纫机,把两块料子贴放在一起收了边,披在身上,往镜子前面一站,感觉还不错,但还不像衣服,于是,我又在两个相对的布料角儿上分别锁上两个大扣眼,再缝上两个大扣子,系在一起,就成袖子了,我的第一件“作品”就这样问世了,里外的纯羊毛,一共投资100元。第二天,美滋滋的穿着上班去了,迎来了表扬一片。
纯羊毛披肩大衣的“研制”成功,给了我极大的鼓励。我开始没事就去布料市场“淘宝”。我做衣服的原则是避繁就简,为了避免袖子裁剪不合适,缝合的不周正,所以我的“作品”大都是连袖,而且比较宽松,因为,实在没什么裁剪功底,好在当今流行混搭、不规则。
后来我又淘到了一些质量和花色都很好的T恤棉布,做了各种各样的居家裙、吊带衫,大大小小的送给朋友和朋友的孩子穿。有个朋友和她一岁半的小女儿分别获得了一件一模一样的居家裙。小姑娘每天晚上出门散步的时候,都嚷着要和妈妈穿一样的衣服,让我很有成就感。
我做衣服的新想法越来越多,朋友、同事们都说我设计的衣服还挺“大手笔”的,我也没想到自己还有这样的潜力没有挖掘出来。其实我这也不是正经做衣服,就是玩。从挑选料子到动手设计缝制一件自己喜欢的衣服,获得的喜悦是钱买不来的。每当我摆弄那些布头儿时,就像小女孩给洋娃娃做衣服一样,让我享受到肆意妄为的童趣。
大家鼓动我自己做个服装设计室,我还真有点动心,没准儿我哪一天还真能玩出点名堂呢。当然,我现在还只是单纯的享受这种玩法带给我的好心情,因为幸福的女人总是要用好心情来滋养的。
科技部等十三部门印发《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