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高层科技群体女性比例偏低,出现“高位缺席”现象,这是从“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女科学家高层论坛”上获悉的。全国人大常委、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说,高层次女性科技人才的成长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据测算,截至2007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中,女性占总量的38%。与女性科技工作者的总量规模相比较,女科技工作者队伍质量的优势相对较弱。主要表现为:在高层科技群体中的女性所占比例非常低,规模优势尚未能转化为女性在科技活动中的人才强势,出现了“高位缺席”现象。其中,院士群体中,两院院士占5%左右;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占4.6%,863计划专家组中无女性成员;全国性自然科学专业学会的常务理事中,女科学家占8%。
参加高层论坛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高瑞平披露的一组数字证明了“高位缺席”现象:越是强度大的项目,越到层次高的、分量重的项目,女性负责人就越少。女性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奖的比例从来没有超过10%,这和女性占科技人员总数1/3的比例有些不符。
出席高层论坛的女科学家们就造成女性科技人力资源“高位缺席”的原因、现状及对策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国家地震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马瑾说,评青年科技奖,要求男女都是45岁,而女青年在45岁之前几乎都有一个孕期和生育期,她们的科研积累时间自然就比男青年少。因此,马瑾认为,不要强调年龄问题,而是看结果。已经做得很好的女性,不能因为超龄了,就不能评了。
说到女工程师早退休的问题,吴启迪说:“这是一个不公平的做法,35岁~50岁之间,是女性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比较重的阶段。到了50多岁没有家庭负担了,可以专心做科研了,机会却没有了。”
吴启迪认为,女性早退休这个问题很多年悬而未决。如果不关注这批人,对以后的女大学生也会有影响。因此她呼吁,能出台一些到位的政策,落实一些到位的服务,协助女性顺利度过怀孕、抚养孩子这段困难期,为她们搭建成长的台阶。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介绍,她经常在国外召开的高层科技会议上见到各国的女科学家,她们比我们年轻,很活跃,而我们的两院女院士只有5%,而且都快退休了。韦钰看到在她的后面没有更多的人跟上来,很着急、很忧虑。
韦钰特别强调,要从制度、政策、资源以及社会舆论等方面为女科技工作者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提供保障,为她们开出一条道,给她们进入科研领域搭建平台,提供发展的空间。
“只有整体环境适合女科学家发展了,才会有更多的中青年女科学家走向高层。 ”她说。
参会的很多女科学家也表示,希望社会能为女科技人员多创造更多合适的科研环境,克服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为女科学家提供更多的平等学习的机会。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网
科技部等十三部门印发《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