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东红:选院士用科技成果说话 不以年龄论
2014-03-22
“科学不是教条,允许多种观点存在。因为科学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有不同角度。”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什么是主体,就是‘我要往哪儿投’,而不是‘你让我做什么我才做’。”
在互联网时代的科普工作如何做?院士制度该如何改革?科研经费如何才能用在“刀刃上”?昨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协副主席程东红接受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将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鼓励更多社会组织提供科普服务。而对院士评选制度过于“老龄化”的观点,他认为,院士评选是对其在科技领域贡献的认可,与年龄没有什么联系。
谈院士制度
评选院士
与年龄没什么联系
重庆商报:现在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院士评选制度过于“老龄化”,您怎么看?
程东红:我不认为院士的评选评出年轻的就正确,评出老的就不正确了。首先,院士制度是一种荣誉制度,是对那些为国家科技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的一种认可,与年龄没有什么联系。标准在于这个人的科学技术与工程上的成就是否得到同行的认可。有些科技工作者为了一项科学研究,通过几十年努力获得了成果,国家和人民为什么不能给他一个认可、一种待遇。
重庆商报:持院士评选应趋于“年轻化”的观点认为,老龄院士对科技前沿的趋势缺乏眼光和把握,应让给年轻一点的人,您怎么看?
程东红:这种观点首先逻辑就不通。难道年轻一点的科技工作者战略把握就正确了?老的和年轻的人有不同看法,这在任何行业都存在。如果因为老的和年轻的看法不同,就只要一种,那这种说法本身就很片面。
去行政化功利化 让院士与利益脱钩
重庆商报:您说问题的关键是院士制度要回归本源,如何回归?
程东红:院士制度的本源是荣誉制度,但是现在将过多的超过荣誉制度之外的东西强加在院士肩膀上。比如,院士参加某些非本专业的评审,不是他熟悉的领域,好像请个院士就显得权威一样。也可能是领导机关、政府出面邀请,院士觉得不好回绝就去了,有的还发表了不恰当的意见。大家反感的地方在于此,明明你不懂的事还发表意见。院士既然是一种荣誉,所以获得这种荣誉的人也要谨言慎行。另外,有的人将院士头衔跟本单位利益挂钩。
要回到院士制度的本源,院士称号和制度就要去行政化、去功利化。他们对科学技术都做出了贡献,给予一定待遇,让他们全身心投入科技创新、培养人才是正确的。加很多物质利益在他们头上就不对了。
谈科普教育
科学是一个探索过程 允许多种观点存在
重庆商报:互联网时代,很多网络谣言不断产生,科普工作该如何开展?
程东红: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产生和普及,改变了大众获取信息的方式。科普工作的传播方式也要适应公众获取信息方式的变化,虽然也在努力转变,但总的来讲还有些滞后。所以今年我们提出要大力加强互联网的科普工作。比如大力加强中国数字科技馆这类网站建设,支持“果壳网”这类网站。
移动互联网平台的传播面太大、需求太多了,靠一两个组织和机构,或者几个科技工作者无法满足,所以我们正在搭建“多对多”矩阵式的科学传播方式。
重庆商报:“多对多”矩阵式科学传播方式怎么理解?
程东红:一个“多”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技专家和志愿者,通过移动互联网等多种形式传播。另一个“多”,就是鼓励老百姓参与科学讨论,使真理越辩越明。科学不是教条,允许多种观点存在。因为科学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有不同角度。这要求公众要有基本的科学素质、判断力和科学精神。当别人越说“你相信我,百分之百是这样”,你就越要怀疑。
政府采购科普服务 支持力度还会加大
重庆商报:您认为现在我们公众距离这样的科学素质还有多远?
程东红:我们的公众要逐渐培养这种科学素质,要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历练。经历多次自我教育后,大家的科学素质肯定会有所提高。
重庆商报:您提到鼓励像“果壳网”、“科学松鼠会”这样的网站或群体进行科普工作,有没有具体的鼓励方式?
程东红:当然有,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政府采购”,其实中国科协已做了好多年了,通过购买他们的科普视频、动漫或者“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鼓励他们。现在,我们还在继续研究如何购买社会力量的科普服务,委托他们承担一定科普任务,下一步这种支持力度还会加大。
谈科研经费
创新“后补助” 市场决定创新方向
重庆商报:您认为科研经费应怎样使用才更科学?
程东红:科研经费首先要分两块来看,一个是国家财政的投入,一个是企业的科研投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用什么政策鼓励企业成为创新主体,让企业增加投入?这次政府财政预算报告提出了“科技项目后补助管理”,相当于先实施后拨款。“科技项目后补助管理”,可以很好地处理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引导企业按照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先行投入开展科研活动,然后根据验收、审查或综合考核结果给予补助,这可调动企业投入研发的积极性。
过去,国家拿着钱、出个项目指南进行招投标,然后企业和高校就来了。这样做的弊端就是没调动企业作为主体的积极性。现在让企业先投,然后政府再投入,这就不会像以前一样什么都由政府包揽。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什么是主体,就是“我要往哪儿投”,而不是“你让我做什么我才做”。
转自:《凤凰网》 >>>链接:中国科协副主席:选院士用科技成果说话 不以年龄论
采集:协会办公室 杨艳燕
科技部等十三部门印发《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